序
当世之玉
文/宋伟光
中国人对于“玉”的定义具有相当的宽泛性,首先指美石为玉,再者,又以美石比世喻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美石”中看到了其所隐含的温、泽、润、缜等特性。而这些特性恰与国人追求的人格理想相吻合,由此介入到关乎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范畴。因而,“美石”便具有了社会属性。也即由一种矿物升华成一种道德的象征,成为了“玉”。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地定义了属于“玉”自身的性质。
▲ 钱步辉《汉风唐韵》翡翠
至荀子,提出了水、玉比德,也即以儒家的流水观和以玉比德来阐释对自然美的认知,逐渐达到理性高度。从此,玉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开始转向审美功能。
在玉文化或玉崇拜的演进过程中,玉的象征意义不仅涉及宗教、法律、政体、军事、外交等领域。同时,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它还具有表征作用、象征意义、暗示意指以及诗性意蕴等方面。
▲ 隋建国《衣钵》和田玉
随着历史的变迁,对于玉的审美虽代有新出,但说到玉雕,一般还徘徊于工艺美术领域。笔者曾指出:虽然我们有着灿烂的手工艺的历史;虽然在当代,创作出了一些非常有文化品位的手工艺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工艺美术圈子中,的确存有相当程度的保守、封闭,以及崇尚工巧、繁缛为尚的倾向。因而,艺术界一提到“工艺美术”,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些注重表面华丽、光鲜炫目、缺乏创新、精神缺失却充斥市场和生活的“物品”。这种状况是造成人们对工艺美术产生不同程度的“微词”之原因,这是传统作坊与现代文化教育脱节所致;是经济产业与文化事业失去平衡所致;是文化丢失与文化再生之间的矛盾所致;同时也是对传统如何看待、如何认识与如何运用问题存有模糊认知所致。
▲ 王少军《嗯》和田玉
近代西学东渐,艺术学科的建制也是依照西方范式而做出的划分,因而,没有将玉雕纳入到艺术教育领域之内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这是历史的缺失,也是现实的遗憾。而此次“玉·见迭变--中国当代玉质媒介艺术展”,之所以用数载时间来精心策划,其初衷在于策展人注意到了玉雕领域陈陈相因、泥古不化的所谓“传统”之现状,而发起的具有问题意识的学术探讨。这是为探究玉质媒介新的可能性所做出的极有审美指向和艺术判断的玉雕艺术展览。可以说,此展是对“玉雕”审美形态的立本之展,是连续地阐释“玉文化”的立言之示!
▲ 许正龙《钱眼》玉、铜等
“玉·见迭变”展参展的艺术家也很具代表性,既有学院背景的从事雕塑专业的雕塑家,也有长期在玉雕领域卓有成就的工艺美术专家。担纲此次“玉·见迭变”展览的策展人--艺术学者、雕塑家钱亮,匠心独运地将参展的玉质媒介艺术作品划分成几个系统,一是传统意蕴的;一是当代观念性的;还有一种是跨界融合的。在传统这一系统里,强调的是传统的唯美特质以及对于玉质的深层次发掘;在观念一类中,反映的是对于玉材、玉雕表现力的追问、反思、实验和创新意识;而在跨界一系之中,当见玉已沉浸于其他门类的表现语言之中,尤显玉之别样的艺术辐射。
▲ 潘惊石《行者系列--蜣螂》华安玉
▲ 杨波《望乡》和田玉、不锈钢
讨论玉雕或者说玉文化,首先要明确其指向性与目的性。籍此,诱发了几个关注点,即对于玉雕当代转型的拿捏和如何产生学术建树的路径。
先说转型,所谓转型,从其概念而言,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致使事物在结构形态、运行模式等方面需产生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形态。具体到艺术创新层面,是艺术思想的领先决定了转型的主体和方向性。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进行玉雕转型,有两个方向:一是与玉质材料紧密联系,来阐释玉质材料的特性;一是反问和质疑玉质材料,把玉材进行追问性地创造。第一个方向是与玉质特性紧密相连,进行当代性的转型;第二种方向则是反问和质疑关于传统文化观念在当代造型艺术中的意义和价值。
▲ 唐帅《洪荒之初》岫岩玉天青冻
再谈学术建树,此问题包含探索和求证如何把中国的人文精神置于当代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以及如何形成“新传统”等一系列问题。如徐悲鸿先生所言:“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从宏观的视角审视,中国当代雕塑问题的核心依然是“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创新”的老话题。原因是现当代雕塑的发生、演变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受传统雕塑系统的影响;一是受20世纪初将西方雕塑引进中国形成的新系统之影响。两个方面始终在对抗、纠缠、借鉴、继承、叛逆中演变。在这种艺术环境中,玉雕如何创造和定义新的文化观念,无疑成为创新性的难点。也因而集中地反映出一个实质性问题,即社会变革、科学、理性以及艺术身份问题。
▲ 窦付坤《中间态》石灰岩、玉、转动装置
▲ 王娜《观余》白玉、花梨木
▲ 霍鹏飞《山居秋暝》独山玉、酸枝木
这些问题始终受传承与创新问题的左右,因为传统不同程度地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艺术观念产生影响,这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则意味着对于固有形态或样式的否定。我们所谈到的学术建树,应当从这些问题当中寻求新的突破口,以建立当代的玉雕审美系统。
▲ 于丰也《仿宋人意》翡翠
传统演变到今天,面临的是一种双向境况,即传承与创新的多重关系。一般来讲,传承与创新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矛盾状态,但如果客观地审视历史演进过程,就会知道继承传统还包含对固有形态的完善、改造和创新。传统是一个变量,而不是恒定的、一成不变的固化形态。艺术是有时代特征的,因此,“时代特征”即传承与创新的结果。
▲ 娄金《玉生》罗甸玉
所以,转型应艺在先,术在后;意为前,调为后。以达“调高而意厚”之境。再者,既然是玉雕,还是要依据本体深入挖掘其材料特性,体现出玉质材料的精神涵意,依然要体现出玉材所承载的文化内质,而不可以混同与其他材料的表现功能。
▲ 钱亮《百家姓系列之周吴郑王》玉、墨
我们应当站在时代的节点上来考虑玉文化的传承与转型和学术建树问题,这就要求须以历史观来看待和确定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辨识艺术问题。须站在近百年的学术史看待玉雕的发展、转型与创新,因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近代学术史充满了对于传承与创新的思辨和实践。我们既要进一步发掘玉材本身的特质,也要反问玉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是艺术创新所应思考的问题!
▲ 钱亮、汪杰《新青年》黄龙玉、南红玛瑙、锯钉
正所谓剥万象而窥本源,如此当得思接万千,悄然而至之妙。这会带给我们洞悉事态的智慧,带给我们激扬艺术灵性的涌泉。有了原理,形式随心所欲;有了原理,心不受控却变化无穷;有了原理,会提笔放意,叹唱啸永;有了原理,会低循高翔,抱奇抗俗。这是我们的价值点。
▲ 孙禹、杨晓南《昆虫革命》建筑废料、金漆、翡翠
▲ 全统一《肉身》玉、烧制玉粉
“玉·见迭变--中国当代玉质媒介艺术展”将传统文化观与当代艺术思想相结合,将玉文化之本体与当代手法相融合,是有艺术意志的追寻,是有艺术目的的创造。它显示出玉雕领域前所未及的新思维、新观点、新手法和以此可能形成的新判断。
因之“当世之玉”必言说春秋,这是中国当代文化观之玉品,是当代艺术家的人文自觉之玉格,更是在全球化艺术语境中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态度之当世美玉,我们有理由期待她“更代迭变,而成世界”!
辛丑仲秋宋伟光于北京迟读斋
宋伟光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执行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文章转自公众号:玉见 见玉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